首页 >> 新闻中心 >>协会动态 >> 三部门发文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 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详细内容

三部门发文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 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实习记者 许予朋

为了预防和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行为,2022年1月26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办法》,金融机构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识别并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尽职调查措施。

对涉嫌洗钱客户强化尽职调查

《办法》主要对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

在客户尽职调查方面,《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办理规定金额以上一次性交易和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怀疑客户及其交易涉嫌洗钱或恐怖融资的,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完整性存疑的,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的内容包括识别客户身份,并通过来源可靠、独立的证明材料、数据或者信息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和交易的目的及性质,并根据风险状况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并根据风险状况采取强化的尽职调查措施。金融机构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需确认为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和交易符合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背景、业务需求、风险状况以及对其资金来源和用途等方面的认识。

对于涉嫌洗钱或恐怖融资的高风险客户,《办法》明确,金融机构应当根据风险情形强化尽职调查措施,包括获取业务关系、交易目的和性质、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相关信息;通过实地查访等方式了解客户的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提高对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信息审查和更新的频率。

在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保存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能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等。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交易记录自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突出“风险为本”

据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本次《办法》落地,具有三重意义:

一是制定《办法》有利于顺应金融行业发展,提升我国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来,随着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发生变化,金融行业反洗钱工作出现一些新挑战,需要通过制定《办法》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加强反洗钱监管。

二是制定《办法》有利于践行“风险为本”反洗钱理念,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当前,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未充分体现“风险为本”理念,需要进一步强调基于风险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在防范利用金融体系从事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三是制定《办法》有利于接轨反洗钱国际标准。反洗钱国际评估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明确对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

该负责人特别强调,在最终落地的版本中始终贯穿着“风险为本”的理念。

与以往相比,《办法》完善并强调持续尽职调查规定,要求将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入持续尽职调查的要求中。增加了关于强化尽职调查和简化尽职调查的要求,明确适用情形以及相应的措施。同时,根据各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状况,完善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支付、信托、资产管理等行业的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金盾网络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